bbs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711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旅友交流] 广西钦州灵山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1-6-17 11:42:14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位于广西灵山县县城东郊外8公里,大芦村是“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”、 “水果之乡的水果村”。村里村外,从山坡、田垌到农家的庭院,满目果树葱笼,一年四季花果飘香,初来乍到的外地人,即使进入村中,也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有4200多人口的大村场。
  相传,那里原本是芦荻丛生和荒芜之地,十五世纪中期始有人烟,经过先民们的辛勤开发,几度兴衰,到十七世纪初已建设成为有十五个姓氏人家和睦相夕:的富庶之乡,为了使后辈不忘当日的创业艰辛,故而给村子取名大芦村。 由此,也就不难理解,那里的民居无不根据地形傍山构建,山环路转,一个个鸡犬之声相闻,守望相助的居民点,还都各有裴:人深省的名称,诸如樟木屋、杉木园、丹竹园、沙梨园、荔枝园、茶园、陈卓园、榕树塘、水井塘、牛路塘……等等。
  沿着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初)村民们为方便客商前去采运水果修筑的水坭村道渐进荔林深处,在一个水面2000多平方米,碧波潋滟的人造湖前,坦途左右分开,隔岸所见,青砖绿瓦屋脊层叠,鳞次栉毗跌宕起伏的建筑,就是1998年以来各种媒体揭开其神秘面纱后而闻名遐尔的劳氏古宅群之一。宅院前后、水岸边,那些吸纳了几百年日月精华和山水淑气的荔枝树、樟树、橙木树,蜡杆虬枝,苍翠盘郁,恰似一座座巨型盘景。清朝嘉庆八年(1804年),一位叫吴必启的横州诗人到那里访友,正好是荔熟时节傍晚时分,他触景生情所描述的景象:“宅绕青溪耸:秀峰,松林鹤友晚烟笼。小楼掩路斜阳外,半亩方塘荔映红。”而今风光依然。村民在湖堤绿荫间迂回往来,犹如画中人,煞是令人倾慕。

  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•落,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(1546—1826年)才逐步完成。劳氏先人自建造第一个宅院伊始,就刻意营造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的优生养息氛围。“艺苑先设”, “健融凌云”,优良的生:.态环境和优秀的人才造就,相得益彰,到十九世纪木,人口累计总数不足八百的大芦村劳氏家族,拥有良田千顷,培育出县、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,47人出仕做官,78人次获得明、清历代王朝封赠。富而思进,科宦之众,使得这个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扩展。那些宅院,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坭烧砖瓦,而附形造势,蓄水为湖。每当家族添丁,又必定依照灵山传统习倔:,栽种几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, 因此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一系列由六:大小小的人工湖分隔开来,湛水蓝天,绿树古宅相映成趣,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,具有岭南建筑风格,荔乡风韵的古宅群。

  岁月留痕,每一处宅院都笮;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烙印。祖屋镬耳楼的结构功能最齐全,恪守规制,透露出浓烈的封建家族宗法观念气息, 当时什么身份的家庭成员住哪种房间,从哪个门口进出,走哪一条路线,泾渭分明; 清朝鼎盛时期乾隆年间建设的东园别墅规模恢宏,装饰堂皇,又营造得象个迷宫,非宅院中人,入内难得复寻回路出来;道光六年(1826)建造的双庆堂则高广宽敞,讲求实用和居.住的舒适……。

  古宅群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反弹,给人们留下的印记,不仅仅是一段时光远逝的辉煌。古宅中的文物珍藏,被视为镇宅之宝的每字幅宽1.30>:1.80米, 出自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手迹的“忠孝廉节”巨幅拓片, 以前每逢重大节庆必展让族人瞻仰,:进行伦理道德教育; 至今三达堂仍高悬以那个禁鸦片烟著名的两广总督邓廷祯领衔,为道光十七年(1837)劳念宗考取国子监第一名题赠的鎏金“拔元匾”,其意义不只在装点门楣,恰恰道出了古宅中人凭教育兴家,历久不衰的奥秘;各处宅院“官厅” (客厅)格扇门中通年确保完整的公朱子家训》抄件,以及现在已经闲置了的各种款式的轿子和古石磨•、石杵,都折射出他们历来重视耕读文化的影子。

  古宅中人还保留着许多“十里不同风”的习俗。自从明朝崇祯十六年(1659)他们那个在北京兵部职方司主政任上激流勇退的第四代祖劳弦,在渡洞庭湖遭遇狂风暴雨大难不死后,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闺族吃茄瓜粥“以示不忘祖德”,至今不易。而农历八月十八日 “八月庙”的晚上,祖屋镬耳楼后背山参天盖地的樘木古树下,他们世代传授的“老师班”,在天幕月光下,拍击长鼓,表演传统民俗舞蹈“跳岭头”,亲朋乡邻云集,怡然自乐。

  但是,大芦村古宅群积淀的民俗文化,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传世楹联。据考证,古宅中有三百多副明、清时期创作,世代承传,沿用至今的楹联。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喜事庆典,总是用鲜墨红纸将传世楹联重书一番,郑重其事地贴在约定俗成的位置上,几百年里从不更改。在我们看来,这是一道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线,可在古宅中人心里的份量,那是先辈的遗泽,情感的寄托。

 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,其源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但是直到明朝, 由于官方的重视和提倡,才脱离文人的斗室,走向社会,深入寻常百姓家,反映现实题材,形式从“桃符”演变成了“对子”,格式从单一的春联发展到庆贺、纪事、格言等十八种。机缘巧合,大芦村古宅中人在这块热i倾注心血的同时,运用最言简意赅的楹联文化,反映他们当时对生活的认识、理想和祝福。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,生产经济的发展,生活活动的增多,中国楹联的种种表现和格式,在古宅中都几乎可以见得到, 内容丰富多样了,对后人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明显性和式样性。如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两副楹联: “惜衣惜食,不但惜财兼惜福;求名求利,须知求已胜求人’、“读书好,耕田好,识好便好;创业难,守承难,知难不难”,深入浅出,耐人寻味,反映了那个时候的古宅中人已经跳出依赖祖荫、重仕轻农的陈腐观念,有了居安思危自强自励的意识。清朝雍正年间创作的“克尽兴邦责, 忠全爱国心”、嘉庆年间创作的“有典有则,是训是行”和道光年间创作的“文章报国,孝弟传家”虽然带有封建时代和宗亲理念的烙印,但写作是严肃认真和精磨细琢的,在今天看来,仍然具有朴素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价值观。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壮族文学家、翰林马敏昌的题赠联“积善之家必有馀庆,资富能训惟以永年”,是对古宅中人的思想和基业几百年不断充实的释诠。这些传世楹联,教诲人们修心养性,严于律己;劝导人们立身处世,德才为先;晓喻人们笃学励志,利己利国。古宅中人用楹联把门面、厅堂“包装”起来,不仅仅是“孤芳自赏”和家人受益,也是为了与人们联络感情,交流思想。他们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陶冶情操,奉为行为规范,形成传统风尚。那些传世楹联在过去几百年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,曾经使乡亲邻里向感共染,产生共鸣, 同获教益,是他们自我勉励、自我教育有力工具,在今天客观上仍然起到激励人、联络人、团结人的社会教育作用,具有促进树风村貌,推动人们与时俱进,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感应功能,具有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, 因此,经考察论证,1999年6月,大芦村被授予“广西楹联第一村”荣誉称号。  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沙发
发表于 2011-6-18 02:15:30 | 只看该作者
这个贴不错!!!!!看了之后就要回复贴子,呵呵   
板凳
发表于 2011-6-20 00:13:34 | 只看该作者
楼主说的不错   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